选临”之我见

张守跃书法网 05/24 09:31
                                         选临”之我见

每一种临写方法都有优势和不足,比如,对初学者而言,是通临好还是选临好?笔者的观点是初学以选临为佳。

一、每一本碑帖都凝聚着古人毕生的心血,饱含着无比丰富的内涵。初学者与其选定的碑帖刚开始接触时,眼和手同碑帖的字迹总有一个不小的差距,难以一下子把握其中的艺术精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初学者此时的理解能力、认识和欣赏水平都很低,这时候的临写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选临那些自己认为在用笔、结体或章法上容易掌握的部分去临写,即选临。对自己认为不太好掌握的部分,不硬性去临写,可往后放一放,毕竟临帖不是复印,而是通过临习,从碑帖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为自己以后的创作准备条件。

随着临帖过程的深入,认识水平和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再看看那些以前被自己认为不好或否定过的部分,会发现这些范字在用笔或结体等方面的妙处所在,这时候方明白,以前的否定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欣赏水平的低下所致。

在临写中理解,在理解中提高。随着临帖的继续,有时我们会发现越是理解的东西,你就越能发现其中你以前未有发现的东西,甚至一本被你天天临写、天天看的碑帖,有一天忽然觉得像一件新作品,带着从未发现的闪光展现在你面前。

二、临帖过程,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和处理信息,而是有着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同一碑帖,各人对其审美价值的认识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与通临相比,选临可使临习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

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书写“习惯”,初学者在选择范本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在具体的临写过程中,临习者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确定临习对象进行选临,这种方法较易入帖,也容易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书兴趣。选临的这种主动性,会使临习者原先的非艺术性“习惯”发生变化,前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惯性”会逐渐排挤或渗化掉原有的非艺术性的“习惯”,从而使书写向艺术化方向发展。

三、学书贵在取舍。懂得取,只能算是入门,靠平时的努力和学习的积累即可完成;而知舍者,则是一种较高境界的体现,靠的是作者各方面的修养,并融会贯通,或可实现。如何提高临习者的取舍能力,对学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仅能取而不能舍、不会舍、不敢舍的人,不仅难以成功,反而会被取之包袱所累。况且,任何一本碑帖,不可能字字珠玉,因为任何书家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将每个字都书写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古人的所有作品都看成是精品、把碑帖上的每一个字都看成是佳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作取舍,进行选临。

当然,临帖的方法尽管有所不同,其目的却是一致的。为了能尽快入帖,初学者除了多临帖、读帖外,不妨再多学一点书法理论、特别是一些报刊上的有关书法技法、欣赏讲座或“临池一得”类的文章,其中的某些吉光片羽可能会使你茅塞顿开,会使你对帖的理解更进一步。

载于2001年6月11日第24期《书法报》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