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浅析

孙寿中书法网 09/03 14:47

孙寿中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利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起就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发展脉络及如何学习书法作简单交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交流,让大家拨开书法艺术的神秘面纱,让书法以最朴实的形象亲近我们的生活。下面开始今天的授课。

大家知道,中国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在我国,中国书法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的内容和诱人的魅力,千百年来受到各个阶层的喜爱,尤其是汉以后,书法艺术不断改变发展,历久弥新。发展到今天,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国家、省、市、县都有协会。在属于汉文化圈的部分亚洲国家也广受青睐。古代朝鲜非常流行汉字和汉诗,书法也非常普及,他们常常派人到中国来购求墨宝;在日本,书法更加流行,王羲之的书体曾经风靡朝野,发展到今日,数以千计的书法团体遍布日本列岛,1980 年参加的会员就达 1560 万,占其总人口数的 13 . 3 % !

一、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一门古老但是仍然生机勃勃的艺术,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也能为学习本国文化提供一种重要途径。 中国的书法艺术,表面看来非常普通,不过是拿毛笔蘸墨汁在宣纸(当然有时也用其他的书写载体)上书写汉字而已,似乎人人都会,没有任何神秘和独特之处。但事实恰恰相反,看起来形式如此简单的艺术,却一点也不比那些在形式上显得复杂得多的艺术容易掌握、容易明白。

(一)书法的定义

书法是什么?古往今来,说法很多,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汉代扬雄说:书,心画也。唐代张怀《 六体书论 》 说:书者,法象也。元代郝经 《 论书 》 说:书法即心法也。清代刘熙载 《 艺概 · 书概 》 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大概是说,书法就是对人心理的描绘,这些说法都过于玄虚,我们就做简单了解。

最近二十年,中国书法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书法的定义曾作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书法特别讲究形体造型,故称之为造型的艺术;有人认为书法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特征的,故称之为线条的艺术;有人因为书法的表现不是具体的物象而称之为抽象的艺术;也有人因为书法是表现人的感情的,表现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的,所以给书法下了表现艺术的定义 各人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因此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非常个性化了。

我觉得要给书法下一个比较全面而且切实的定义,不能偏重于书法的特征研究,首先得考察书法的全部内涵。书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对象,即汉字,就像船、车、篮子和袋子一样,是一种载体,书法的点画形态、结构安排可以根据汉字所承载内容的要求任情变化。另一方面是表现内容,即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每一点差异都可以通过点画和结体的不同形态和组合方式来加以表现。汉字是载体,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是货物,如果要将载体和货物联系起来,将货物装到载体中去,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搬运,搬运即书写。书写也是书法的内涵之一。书写一方面是写汉字(置物),另一方面要将情感意象寄寓到汉字的点画、结体和章法之中(输心) , 如果不能将两者合二为一,就谈不上书法了。

由此可见,汉字、情感意象和书写包括了书法的全部内涵,这样书法的定义也就清楚了: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艺术。

(二)书法的内容

根据书法的定义,如果从书写对象上考虑,汉字有各种不同的字体,主要有甲骨文、大篆、小篆、分书、楷书及草书。如果从书写的情感意象上考虑,任何一种字体,其点画和结构经过不同处理,都可表现出不同的境界,写出不同的风格,犹如音乐作品,根据各种和声、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能够谱出无数乐曲一样。某种风格经受住时间的汰选,被历代学书者奉为楷模,成为一种流派以后,就可名之为书体。所谓的钟(繇)、王(羲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等,都属于书体。那么多字体,每一种字体又有那么多书体,由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所包含的内容是多么丰富,多么博大。

(三)书法成为艺术的原因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能给人审美怡悦,给人精神享受。一个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在观赏书法作品的线条节奏和结体韵致时,能触摸到作者的感情脉搏,激发想象,启发思考。喜欢书写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临摹或者创作,濡毫吮墨,神不旁鹜,在恬静安宁中领略书写带来的无穷乐趣。苏东坡曾深有体会地说: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书法怎么会有如此诱人的魅力?每一个受惠于书法的观赏者或学习者都会不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主要与它的书写对象和工具有关。

1.  书法对象的艺术性

书法的对象是汉字,汉字的艺术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象形性。最初的汉字画成其物,随体洁拙,每个字都含有图画的意味。后来,汉字在象形的基础上,又产生出指事、会意和形声的造字方法,但它们都是以象形字为偏旁组合而成的,依然带有比较浓重的图画意味。汉字的这种象形性允许书写者为了追求不同的风格面貌,对字形作各种变形处理,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甚至或繁或简。汉字的象形性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想象和张扬个性的表现天地。  

其次是丰富性。整个汉字系统,纵向看有甲骨文、篆书、分书、楷书及草书,一个字在各个不同时期有不同写法。横向看,在同一时期,由于地域辽阔,各地方言不同,造成了形声字注音偏旁的歧异。对字义的理解各有侧重,又使得形义偏旁也不尽相同,一个字常常有多种不同写法, 《 集韵 》 中的异体字多达二十几个。这样庞大的汉字体系,书写时任你挑选,繁简古今,千姿百态,绝不会雷同,绝不会单调乏味。它们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其丰富性是有限的几个拼音字母所无法比拟的。

再次是点画形式的多变。各种字体的点画形式非常丰富,竖如悬针垂露,点若奔雷坠石,横似千里阵云,各种不同形态的笔画经过处理,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孙过庭《 书谱 》)。汉字的基本笔画在书法家的笔下,通过相互间的组合关系,用轻重、高低、节奏、等有规则的变化,可以形象地表现世间万物,也可以充分地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

2.书写工具的艺术性

书法的主要创作工具是毛笔、墨和宣纸。

毛笔在商朝就有了,它柔软有弹性,用笔时随着提按顿挫变化,能写出粗细方圆各种不同形状和质感的点画。一般来说,起笔方折斩截峻刻,圆转温润含蓄,线条中锋坚实厚重,侧锋清劲遒美,所以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 九势 》 )毛笔的这种表现能力,比鹅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就要强多了。

磨的墨可浓可淡,浓者近,淡者远,平面的纸上能够出现立体的纵深效果。在心理感觉上,浓的似火,淡的如水,文静优雅。历史上苏东坡善于用浓墨,如漆珠光,神采焕发;董其昌善于用淡墨,莹润空灵,古雅秀逸。

宣纸吸水量大,渗化性能强。行笔慢则化,快则干,枯湿燥润,能敏感地记录下书写速度,表现书写运动的节奏感。并且湿者实,枯者虚,虚虚实实,变化多端。古人说,润似春草,枯如秋藤,清淡的渲润渗化,如春草凄迷,饱含生命的玄机,干裂的枯涩飞白,如千秋古藤,苍劲老辣。

中国古代书法家就是这样充分利用笔墨宣纸的特点,通过枯湿浓淡、轻重快慢的变化,来追求点画的筋骨血肉,表现自然万物的生命意态。中国书法的对象和工具在表现上所具有的丰富性和随意性,是世界上其他书写文字所望尘莫及的。

二、书法的发展脉络

(一)书法的起源

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于什么时候呢?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种启发。汉字最初叫做,其甲骨文写法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了。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一个问题。

传说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对仓领造字的传说,一般认为,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它的产生只能建立在实践与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 《 荀子 · 解蔽 》 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历史上的仓领并非文字的独创者,而是独传者,可能因为他对文字整理有特殊贡献而被记传下来了。

在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为甲骨文,从甲骨卜辞来看,当时人已非常注意刻字的美观,在不少练习书契的甲骨片中,有一片( 《 殷契粹编 》 1468 号),内容是从甲子至癸酉十个干支字,反复刻了好几行,刻在骨版的正反两面,其中有一行特别规整,字既秀丽,文亦贯行,其他字则刻得歪歪斜斜,不能成字,且不贯行。郭沫若先生认为这规整的一行是教师刻的,歪斜的几行是徒弟刻的。但在歪斜中又偶有数字贯行而且规整,显然是老师在一旁捉刀。如果他的这种推论成立的话,说明当时人注重书契的技巧训练,已经把甲骨文作为美的对象来加以表现了。此外,还有不少甲骨片在刻文的凹线内涂上朱砂或墨,有的甚至在同一片上涂成两种颜色。董作宾先生认为,涂以朱墨,是为了美观,和卜辞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殷人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求美意识。这种现象在以后的青铜器上也有,如春秋时代的 《 栾书缶》 等,在刻文的凹线内用金错嵌。郭沫若先生认为,凡此均于审美意识下所施之纹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文字作为艺术品之习尚,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现在我们知道,甲骨文里面就已出现这种于审美意识下所施之纹饰,说明文字作为艺术品的习尚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源起,也是中国书法的滥觞。

 (二)古代书法的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殷商到秦,可称为古文字时代。

  殷商文字的应用范围较为狭小,主要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刻在甲骨片上。西周文字现存的主要是王侯祭祀的铭文,浇铸在青铜器上。其方法与甲骨刻契有很大不同,因而形式处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线条形象趋于饱满、婉转、丰富,在粗细、曲直等方面的对比上有了明显的强化,有的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痕迹,有的甚至还形成了独特的类似后来隶书波磔的轮廓和块面式的形状。伴随线条的变化,字形结构中的象形因素逐渐淡化,而对形式规律的运用却越来越熟练和多样,从而使金文的结体比甲骨文更加稳定和谐、端正工整,体现出端庄肃穆的庙堂气息,令人联想到西周时期秩序井然的礼乐文化。可见,无论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其精神气息的角度来看,西周金文的艺术特质无疑是大大加强了。进入春秋战国直至秦代,文字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文字面貌出现了两个大的变化。一是文字的地域化变异,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多种地域书风,有的地区(如以楚国为核心的东南部)甚至出现了美术化、装饰化的风格,只有秦国地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西周的文字面貌,并进一步整合提炼,发展为点划均匀、结构严密的小篆书。一是用毛笔书写的文字材料越来越多,毛笔的性能得到发挥,逐渐使篆书的线条发展为外形轮廓更加复杂的笔划,篆书盘曲蜿蜒、取象自然的结构也逐渐被解散为用笔划组织排布的新结构。由此最终孕育出新的字体,其中隶书成熟最早,因此史称隶变。在隶变过程中,草书、楷书、行书的一些形式因素也已经出现了。秦统一中国以后,小篆成为官方应用字体,隶书也得到推广,从此中国文字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隶变是中国文字的一个巨大变化,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新字体、新点划比篆书大大丰富,并且都建立在书写的基础上,使以简驭繁以静寓动书为心画等等艺术特征获得了全面实现的契机,也使纵横有象摆脱了对物象的依赖而进入到自然的精神意蕴。

  第二阶段,两汉,可称为隶书时代。

  汉承秦制,首先通用的是小篆,但隶书的使用已渐渐普及,并大约在西汉宣帝前后趋于成熟;章草也逐渐成熟并得到普及和应用,产生了一批杰出的作品和艺术家;东汉后期又孕育出楷书、行书和今草。此外,篆书仍然活力旺盛并开创了时代的风格。

  汉代成就最为突出的是隶书。点、横、竖、撇、捺以及钩等汉字基本点划趋于完备,形成了方圆、曲直、粗细等多样的矛盾关系,层次丰富。特别是撇捺,左波右磔,有如鸟类的双翼,翩翩飞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形基本摆脱了象形的局限,体势多横扁,与篆书的纵势不同。结构虽然主要仍采用横平竖直、左右对称、均匀等分等原则,但因波磔的存在而形成明显的展蹙、疏密对比,具有较强的韵律感。无论点划还是结构,都有了更多地进行艺术发挥的可能,因而不同作品之间,往往有很大的风格差异。汉隶传世作品有简牍、碑刻等。简牍作品生动活泼、逸野恣肆、率真富有情趣,也具很强的生活气息。石刻则是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有的立在庙堂、渊雅端重,有的依山摩崖、神远意畅,有的铭刻经典、严谨工整,更多的则记墓颂德、各逞风姿,可谓一碑一奇、百花争艳,充分显示了隶书的艺术魅力。

  到了汉,贵族和知识阶层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更多地认识到了它作为艺术(而不仅是记录工具)的魅力。到东汉后期,在草圣张芝的影响下,生活于西北地区的一批艺术家放弃传统重事功而轻文艺的价值取向,而把精力更多地、自觉地投入到与现实功业关系并不密切的草书中,从而掀起了一股书法的热潮。一些学者如蔡邕、崔瑗等还从理论的角度对书法艺术的价值地位、审美本质、形式美构成和艺术创造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使书法以一种特别的艺术形态进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

  第三阶段,从汉末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是楷行今草的时代和经典书法艺术精神的确立时代。

  魏国曹操在建安十年发布了一道禁碑令,使隶书失去了最为有利的用武之地,更使汉代后期开始形成的楷书、行书、今草书在三国尤其是魏国地区迅速兴起、发展,并在随后的东晋南朝快速发展、成熟。而北朝地区则继承了汉代重视碑刻的传统,将新兴的楷书广泛应用到墓碑、墓志、造像记和摩崖上,创造了繁多的形式和风格,特别对于楷书大字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唐代综合这两方面的精华,最终使楷书作为字体在形式上得到完善。

  东晋时期流行的是玄学,对人物的品藻注重才调性情,上层贵族或放浪形骸、或寄兴思辩、或悠游山水、或栖心文艺,在动荡的现实中寻求思想精神的适意,书法也成为因寄所托的一种艺术方式,王、谢、庾、郗、卫、陆等许多大家族以书擅名、英才辈出,创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以二王风格为代表的小楷、行书、今草,成为后世无可代替的典范。后人从中发现的不只是字体形式的完善,更读出了那个时代哲学的精神和艺术家的情感心态,并由其境界的高贵脱俗、意蕴的有余不尽而总结出一个字来概括其艺术精神,成为书法艺术中优美的典型。这种艺术精神上契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老庄艺术美学,下合中国封建知识阶层主导的一种精神诉求,因而具有普遍的影响力。

唐代具有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对书法艺术的价值非常重视,甚至定位为不朽之盛事,这使书法在继承东晋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面貌。各体书法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华景象,并且都发展出了自己的时代风格。其值得重视的是以张旭为代表的狂草书和以颜真卿为代表的楷书、行书。张旭以汪洋恣肆的笔墨抒写时代的强音;颜真卿楷行将篆意分韵草情融为一体、以厚重的形象树立时代的风范,都可谓开天辟地,成为书法艺术中壮美的典型。颜真卿由于艺术形象与道德人格的刚烈忠勇非常相似,宋代被树立为唐代的冠冕,与王羲之双峰并峙,成为中国古典书法艺术的典范。

 伴随着艺术实践的开拓创造,书法艺术理论的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举凡书法的本质原理、形式规律、创造原则、批评鉴赏乃至历史演进等等,都出现了经典的著作,其中的代表性观点,或发挥中国古典思想、学术的精蕴,或揭示书法艺术的特殊规律,具有卓越的原创性,同这时期的代表性书风一样,成为后世的典范和理论源泉。

  第四阶段,包括宋、元及明代前中期,是书法艺术的文人化时代。

  从唐代后期开始,人们对书法艺术的价值地位进行了重新估价,提出六博之上、文章之下的观点,使书法艺术逐渐成为知识阶层(文人)的一种雅玩,成为表现文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学问修养及性情趣味的一种艺术形式。

宋代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倡导学书消日的态度和意造无法的创作观念,注重张扬书家主体精神世界的特殊性。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代表书家,无不是个性强烈、风标独树。苏轼的形式并不完美,字形有时过扁、用笔有时过肥,而黄庭坚却认为,这好比西施捧心,正是其妩媚之处。黄庭坚从柳公权、《瘗(yi)鹤铭》中悟出结构的内紧外放,形成独特的欹侧而辐射的结构,又从舟人荡桨悟出笔法的擒纵起倒,故用笔纵放如长枪大戟(ji),但他的矛盾对比有时过于强烈、并不协调,他也并不真正避忌。米芾学古功力无人能及,但当他放笔自运时,却如风樯阵马、意足自足、不问工拙。这种书风,使书家的精神得以自在地遨游、心灵得以适意地逍遥、情感得以真实地展示,书相人心,浑融无间。

(三)主要字体的发展演变

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

了解区别有助于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

1.篆书

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大篆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小篆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2.隶书

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隶书的名词:古隶、今隶、秦隶、汉隶、佐书、八分、草隶、魏隶

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有隶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约束,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动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的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的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把汉字的基本型态确立下来了。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变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隶书的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而又舒展灵动。

3.草书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 狂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1)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皇象、索靖等人。

2)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很可惜的是,现今没有他的墨迹。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历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善今草,黄庭坚、赵孟、鲜于枢、祝允明、文征明、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锋等书法大师都留下了许多墨宝。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叙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4.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分为行楷和行草。

1)行楷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现代见到的王羲之的很多书法碑帖,并不是他的原迹,多是由后人临摹或集字而成的。王羲之的原迹多数随葬在唐太宗墓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 《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

2)行草

: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行书是界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最适用的一种书体,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接近于草书的称为行草。行草是王献之创立的书体,《鸭头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行书碑帖众多。

5.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叫楷书。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三、如何学习书法?

(一)选对贴——确定正确方向

篆书:《说文解字》《小篆习法举要》、名家字帖:邓石如《千字文》、赵之谦等

隶书:《汉简》《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西狭颂》《乙英碑》《礼器碑》《石门颂等等,其他列举,参考书本

楷书:魏晋时期的楷书入门(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南北朝时期的楷书入门(魏碑——几个帖子,智永)

楷书四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及赵孟等)

行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米芾《蜀素帖》《苕溪帖》、王铎行书(作品比较多,不一一列举)、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

草书:孙过庭的《书谱》,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诸商座帖》《李白忆旧游诗》等,祝枝山《赤壁赋》《云江记》,王铎的草书作品比较多,不一一列举,其他如:怀素的《自叙帖》、张旭的《古诗四帖》

(二)会临帖——把握用笔和结构特点

笔画有正锋、侧锋、逆锋、顺锋、裹锋等。结构上注意笔画的角度、粗细变化、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三)能入贴——能够把字的笔画及结构写准确

领会古人创作想法及书写意境,从精神层面达到高度融合。

(四)能出贴——能够临创结合。

能够跳出帖,就是要把通过临帖获得的精髓与以个人的阅历、审美能力相结合,对原帖加以再创作,并能够以此进行相对完整的书法创作。

(五)能创作——能进行简单的书法创作。

各种字体都有基础帖与风格帖之分,……

同学们,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即使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与研究也很难完全搞明白其精华,靠一堂课的时间来学习如此博大精深的学问,也只能算是蜻蜓点水了,但愿大家能够以此为契机,对书法能有个新的认识,从而开始接触书法,了解书法,学习书法,直到深究书法。

由于时间紧促,加之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9720

鲁ICP备1601432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