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原生态画家夏荷

09/06 15:16

 首先需要声明我自己不懂绘画却喜欢欣赏;喜欢诗文斟词酌句的功夫却不到家。不小心撞进了文学书画圈圈。我只有虚心学习请教往前追着赶着踉跄前行。去年十月初识,今年成了朋友的夏荷老师,了解以后感慨颇多,故以我个人的观点对夏老师画的国画花鸟略加点评!


     喜欢夏老师花鸟画的人很多。他的工作室每天都有观赏和购买的人来往。拜他为师学习的人,年龄从十二岁到六十岁不等。


    自唐代花鸟分科以来,中国花鸟画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历代花鸟画家的笔墨耕耘中,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已自成体系,并且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据本人了解自吴昌硕、齐白石以来,大量拘执于吴、齐衣钵的花鸟画家,尽管内中不乏功力深厚和才华横溢者,只有潘天寿一人独出蹊径,有自家面目外,余者大多为吴、齐二氏巨大的身躯所遮蔽,这是后来者的宿命,也是后来者的悲哀。而另一个对于后来者更为不利的因素是,今天所面对的是全面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无比畅通的信息时代,昔日的高品位传统国画文化已经越来越广泛成为大众参与的文化,人们的审美倾向越来越趋于浅表化和直观化,这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艺术认知能力欠缺所造成的视觉化取向,也要求国画在表现形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如何推动花鸟画创作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更换,便成了每一位有志于花鸟画创作者所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总体上讲,花鸟画的现状与整个中国画一样,处在一个继承、发展,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变化的转型期,而且又要接受着西方画的冲击。花鸟画家基于各自传统和现代的理解,正在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着花鸟画发展的新途径。

   
    原生态写工牡丹画家,绝非一夜之间创造出来的。它是作者在自己朴实的传统花鸟画功底上,不断实践和思考的结果。他对民间流传的梅兰菊竹和喜庆有余的富贵牡丹熟记于心,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载满牡丹花。随时随地观察,画起来得心应手。随着科学的发展,美丽的新牡丹品种层出不穷,传统的工笔写意画难以传其神,写其形。时代的发展要求艺术家必须去创新。传统的工笔画能够写形如真,但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去层层渲染,便淹没了作者灵感的发挥和激情宣泄,物我有距,难以传神。传统的写意画,虽然能表现作者的激情,但对千变万化的牡丹花形难以表现,只能选择简单的适合写意画的花形去用笔,这就缺少了生活深度和全面性,难以写出花族总体精神。
而夏荷先生通过长期写生实践,运用中国写意画的笔法塑造出立体感的花形。寥寥数笔,牡丹便如真写照跃然纸上,能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动,就连不懂中国画的外国人也道声ok.
     艺术不是一种简单的模式,它是精神与物质的综合产物。故此单凭一两种画法及简单章法难以表达变化微妙的内心世界和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要将艺术升华到一定高度,就必须思维多变,方法多变,立高足,角度奇。正如20世纪德国艺术理论家沃纳.霍夫曼所说的时代画家:<一种崭新的,革命性的构图方式.>.而夏老师的牡丹画构图新奇大胆.师古不泥,运用独特的技法,禅韵的章法,将牡丹富贵;典雅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和夏老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自己父辈们传承下的土地上息息相关吧!甘肃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是中原地区高度发达秦文化的源头和发祥地。天水文化是伏羲文化和麦积山石窟文化,伏羲文化是“人杰”的源头,麦积山文化是“地灵”根本。1965年出生此地的夏老师前年为了追求艺术在家人的反对下来到了艺术氛围最浓的中国宋庄画家村。夏老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民族画院副院长,天下热点网首届签约书画家,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夏老师是从小受父辈的艺术熏陶,酷爱书画,2002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200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专攻花鸟,尤善牡丹、葡萄,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2008年作品【如意图】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大赛金奖。在国内外展出并被编入《中国书画家大典》、《中国书画研究院成员名典》、《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八十周年书画集》、《全国书画名家名作邀请展》、《共和国艺术家大典》、《盛世中华大典》、《中国文艺经典》、《北京-俄罗斯书画展》等大型典籍图书。


     夏老师表现大自然原始的生命形态,把大自然的花鸟赋予生命力。他的创作旨向和审美情趣是在塑造浑然和谐的生命整体,所表现的多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一种整体的精神和气质美,有一种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高雅姿态!他的绘画之路一如他的为人做事风格,诚恳勤勉,直率务实而坚定。从思想感情到学术追求上,始终贴进生活、贴近群众,使作品始终饱含着大自然原生态赋予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他笔下表现最多的是百姓喜欢的富贵牡丹,还有葡萄、松鼠、蜜蜂、蝴蝶、麻雀等,都是画家田园乐趣和乡土情怀的艺术再现。乡土是画家的创作源泉,也是艺术之根。同时,画身边的场景,让观众看了愉悦,作品融入了生活,而生活激发的灵感使画家创作进入了自由的王国。这种自由,就是灵性的外溢,笔下总能表现得鲜活生动、灵动洒脱,这当然是一种天赋般的艺术超常感觉,更是画家学习掌握了艺术规律后的进取和提升,经过“废纸三千”“披星戴月”的磨炼。追根塑源,还是回到最初的启蒙--乡土田园的环境给予的地杰而人灵。


 
 
    愿原生态禅写工艺术开拓者夏荷走出自己,以一颗淡定的心,远离功利,躬耕丹青而佳作频现;愿风格清新秀丽,携带着泥土芬芳的牡丹画,给画坛带来花鸟画的又一个春天!
                                                       中国美院教授---谢 聪